春季常见牛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
春季常见牛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天山植保昨天 01:09 · 扶贫达人团成员 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
随着牛价的不断上涨和农牧民对脱贫致富奔小康欲望的不断强烈,养牛已成为我区广大农牧民、尤其是贫困户的重要经济来源。春季是牲畜传染病和流行病的活跃期,也是牛流行感冒、牛肺疫以及疥癣等病的高发季节。一定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,做好疫苗的接种和疾病治疗。
1 春季常见牛病类型
1.1 牛流行感冒
牛在春季比较容易患流行性感冒,该病传播速度快,对牛危害严重。患牛表现为:鼻镜干燥、咳嗽、流泪和高热,四肢无力,进而倒地不起,懒惰和食欲不振。奶牛奶产量明显下降,肉牛不长膘。
1.2 牛肺疫
牛肺疫分为三个型:急性败血型、肺炎型、水肿型。
(1) 急性败血型 牛发病后体温可升高至41℃左右,严重时可能超过42℃。病牛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食欲不振,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。
(2) 肺炎型 牛在发病期间体温上升,呼吸变得急促,缺乏食欲,表现四肢无力和身体虚弱等症状。
(3) 水肿型 牛会呈现明显的小腹肿大并伴随呼吸困难,喘息声非常急促,一般这类病牛会死于窒息。
1.3 牛疥癣
该病是一种皮肤病,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,会造成较大的危害。最初病牛出现局部感染的现象,如果未及时治疗会蔓及全身,导致牛皮肤繁殖出大量真菌,不断侵蚀牛的皮肤,导致蜕皮和渗血现象。
2 春季牛病的防控策略
2.1 加强环境和圈舍卫生管理
春季牛病多具高度传染性,一旦发生就会感染大范围的牛,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,因此做好春季牛病的预防非常必要。一是定期对圈舍卫生进行检查和处理。可以通过喷洒消毒水进行大范围消毒,有条件的养殖户也可以通过照射紫外灯的方式消灭病菌。二是加强驱蚊驱蝇。蚊虫易携带各种病毒,养殖户应对驱蚊驱虫工作引起足够重视,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切断传播途径。三是时清理牛的排泄物,并保持牛居住环境的通风。
2.2 加强饲养管理
既要为牛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,也要加强科学配比饲料的投入,增强牛的免疫力。配比饲料时,应均衡搭配各种营养物质,提供科学的膳食。还应根据牛的品种进行针对性管理,根据牛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分类饲养,按照牛的健康状况调配不同的饲料。
3 治疗方法
3.1 流行感冒。春季到来之后,养殖户应及时为牛注射疫苗和抗体。如果当地发生流感疫情,则应采取二次免疫增强牛感冒的预防效果。当牛被确诊为感冒后,应及时隔离治疗。
方法:在病牛充分休息、保证饮水、喂养易消化的饲料是同时,及时应用解热剂,一般可内服阿司匹林10~25克,肌内注射30%的安乃近(降温为主、镇疼为辅)、安痛定(镇疼为主、降温为辅)注射液20~40毫升(两种药物要协同作用,一起用加快疗效)。为防止继发感染,应配合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。此外,还可应用奇效先锋(价格较贵),用药时把干成分和稀释液成分混合,按病情定量肌肉注射,以提高药效。排粪迟滞,可应用缓泻剂;恢复胃肠机能,可用健胃剂。
3.2 牛肺疫。保持牛舍干净整洁可有效防止牛肺疫的感染和蔓延。如果确诊,则应准确判断牛肺疫的类型,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方法: 此病发现后,应尽快隔离。大牛用青霉素100—300万单位,小牛减半,进行肌肉注射,也可用10磺胺噻唑纳溶液每头100—150毫升肌肉注射,一天2次。
3.3 牛疥癣,是一种皮肤病,与环境状况有直接关系。日常要加强牛舍卫生,勤清扫、勤消毒、勤通风,保持牛舍干燥,卫生,通风良好。饲养过程中要勤于观察,及时发现、隔离和治疗,避免疫病蔓延,造成较大经济损失。
方法:根据疥螨生长周期、生活史,采用配合治疗(抗虫消炎、控制继发感染),视病牛患病严重与否分2-3个疗程,每个疗程10天。方法:伊维菌素,剂量按200μg/kg体重分点皮下注射,青霉素600-800万u肌肉注射,每天1次,连用3天。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